数实融合助力急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急救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全民急救素养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应积极策应健康中国和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以数实融合推进急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急救教育体系。

  打造数实结合的急救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急救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各地区急救师资分布不均,大中小学急救教育师资普遍短缺,育训质量参差不齐。数实结合推进急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有效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医卫类院校及医疗卫生机构等积极参与,协同推进急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急救师资共享资源库,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教学高效的现代化急救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突出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利用海姆立克教学机器人、AED训练机等,依托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AI)辅助教学系统,不断提升师资培训的精度与广度。同时,要注重教师数字化素养、数字化运用能力提升,充分利用现代化、智能化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急救教育育训质效,更好满足急救人才培养需要。

  打造数实融合的急救教育实训基地。急救教育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健康教育,实训基地是推进急救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载体。近日,教育部印发《关谧龊玫谌<本冉逃缘憬ㄉ韬凸芾砉ぷ鞯耐ㄖ凡⒎⒉剂恕兜谌<本冉逃缘愎ぷ髦改稀罚蕴嵘】邓匮诵模云占凹本戎逗图寄芪氐悖蕴嵘T坝本然つ芰ξ勘辏贫谛T澳谂浔讣本群图本冉逃枋┥璞福忧渴ι本冉逃怪驹阜瘢剿骱突劭筛粗啤⒖赏乒愕难<本冉逃樽龇ǎ晟蒲<本冉逃颂逑担煅<本冉逃⒄剐路较颉=栈だ碇耙笛г鹤魑诙本冉逃缘阊#诩本冉逃矫婊剿鳌⒂掠谑导牖窗彩泻焓只峁步ㄊ堤寤本冉逃笛祷兀掷嘟ǔ上滥D庋萘非⑿姆胃此帐导⒋瓷思本惹⒛D饨煌本惹⒗砺劢萄仁笛党【埃嚷阈D诩本冉逃枰帜芄环窕窗布本热瞬排嘌枰M弊⒅匦槭到岷稀⑹等诤希⒅悄苄姆胃此漳D馊恕⒅С智榫敖换サ母弑U嫔砬D馊�(HPS)等虚拟仿真软件,配备270多台虚拟仿真设备,打造覆盖全场景、贯穿全流程的智慧化急救教育平台。

  打造数实共生的急救教育育训模式。科学有效的育训模式是提升急救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急救教育既是人人应学、守护生命安全的“必修课”,也是需要持续巩固、温故知新的“常修课”。目前,国家救护员证的有效期通常为2—3年,持证者应按时参加复训才能保证证件的有效性。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可有效突破传统急救技能传授的时空局限,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支撑、集中培训与个性化自主学习相补充的急救教育育训模式。我省建立了江苏省急救教育智慧平台,可免费学习公众应急预防及救护等课程,包括卫生防护、现场救护、防灾避险等内容,极大地便利了公众对于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坚持数实融合、育训结合,从教材、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先后编写出版《先锋榜样与急救技能》《“急”如星火,“救”融“五育”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大学急救教育》等数字化急救教材;深化AI应用,开发了医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以及急诊胸痛急救技术等3门微专业课程;强化智能急救设备操作、AI评估系统应用、急救数据智能分析等专项技能训练;构建“理论认知—技术应用—场景实践”一体化急救教育育训体系。

  公民急救素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反映,急救教育是提升公民急救素养的重要路径。在深化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以数智赋能推动急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变革,加快形成泛在可及的急救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陆志群为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市民急救素养提升的机制研究及淮安实践”〈24XZB019〉、2024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重点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构建研究”〈B-b/2024/01/143〉成果)